欢迎来到中国中医药网

中医怎么样辨证治疗白屑风?

来源:www.cnkhx.com 2025-08-21

白屑风,又名牛皮癣、银屑病,在中医学中是“白疕”、“干癣”等范畴。该病以皮肤出现红斑、鳞屑为主要特点,常伴有瘙痒感。中医治疗白屑风强调辨证施治,依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治疗办法。
1. 血热型:表现为皮损色红、边界明确、鳞屑多而厚、自觉灼热或有轻度疼痛,伴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等。治疗原则为清热凉血解毒。常用药物如生地黄、丹参、赤芍、白茅根、金银花等。
2. 血瘀型:皮损颜色暗红或紫暗,鳞屑较硬,边缘不规则,局部可触及结节,伴有痛感。治疗时以活血化瘀为主,可用桃仁、红花、当归尾、三棱、莪术等药物。
3. 湿热蕴肤型:皮损湿润而黄腻,常有渗出液或脓疱形成,自觉瘙痒难忍,舌苔黄腻。治法为清热利湿止痒,可使用车前子、茯苓、泽泻、苦参等药。
4. 风燥伤肤型:皮损干燥脱屑明显,没有明显渗出,伴有皮肤粗糙感,口唇干裂等症状。治疗应以养血润燥为主,常用药物如麦冬、玄参、玉竹、白芍等。
5. 脾虚湿盛型:病人总是形体肥胖,面色萎黄,皮损多发于四肢屈侧及腹股沟处,伴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治疗时需健脾利湿,可用党参、茯苓、薏苡仁、扁豆等药物。

中医觉得,白屑风的产生与体内气血失调密切有关,因此,在具体用药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调整病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防止辛辣刺激性食物,维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除此之外,针灸、拔罐、中药浴等外治办法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用。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白屑风是一种慢成人两性疾病,疗程较长,需要病人有耐心,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的诊治。

相关文章推荐

08

21

固表止汗剂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固表止汗剂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症,这种药物通过调节人体的卫气功能,增强肌表的固摄能力来达到止汗的成效。在用固表止汗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明确:第一需要明确病人出现汗出过多是什么原因,是由于体虚(如脾肺气虚、心脾

08

21

该病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怎么样辨别?

在传染病学中,对于一些具备相似临床表现但病因不一样的疾病进行准确诊断是尤为重要的。当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时,如脑炎、脑膜炎等,辨别诊断非常重要,由于不同病原体引起的CNS感染其治疗办法和预后可能大相径庭。第一,要知道容易见到的引

08

21

你一般什么时间睡觉,容易入睡吗?

在中医学里,人的睡眠与自然界阴阳变化息息有关。《黄帝内经》中有云:“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说,应该适应自然规律,晚上按时休息,早晨太阳升起时就起床,如此能够帮助身体健康。一般建议成年人最好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之间,由于这期间是

08

21

睡眠中是不是多梦,早晨起床感觉怎么样?

在中医理论中,睡眠状况和梦境与人体的心神、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密切有关。假如一个人在睡眠过程中频繁做梦,且醒来后感到疲劳或不适,这可能提示其体内存在某些不平衡的状况。1.心神不宁:心藏神,在中医看来,心主血脉同时主管精神活动。当人心神不安

08

21

什么原因影响津液代谢?

津液是中医学中的一个要紧定义,它包含了人体内所有正常的水液,如血液、汗液、唾液等。津液的正常代谢对于保持机体健康至关要紧。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影响津液代谢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脾胃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

08

21

中医怎么样辨证分型治疗消渴?

中医对消渴病(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及治疗,主要依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理论,并结合临床经验。消渴病在中医中被觉得是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原因致使脏腑功能失常,进而引起体内津液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依据病

08

21

虫咬皮炎的主要症状有什么?

虫咬皮炎是指由昆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其主要症状包含:1.局部红斑:被虫子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色的斑块或丘疹。2.瘙痒感:这是最容易见到也是最明显的症状之一,病人会感到强烈的瘙痒,很难忍受。3.肿胀:受累部位或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

08

21

什么外感原因可引起恶心呕吐?

在中医学理论中,引起恶心呕吐的外感原因主要包含风寒、风热、暑湿等。这类外邪通过侵犯人体,影响脾胃功能,致使气机失调,进而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1.风寒:当外面环境温度骤降或人体受凉时,风寒之邪容易侵入体内,妨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使胃气上逆

08

21

烧伤面积如何计算?

烧伤面积的计算是评估病人烧伤程度的要紧步骤之一,对于拟定治疗策略和预测预后具备要紧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烧伤面积计算办法有“九分法”、“手掌法”与儿童专用的“Lund|Browder图”。1.九分法:这是成人烧伤面积估算的一种方便办法

08

21

中医治冠心病常见的治疗办法有什么?

中医治疗冠心病常见的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内服:依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使用活血化瘀、温阳利水、滋阴降火等不同效果的中药进行调理。常见的药物有丹参、川芎、红花、桃仁等。2.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改变心脏功能。比如